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市司法局机关党支部在这次战“疫”期间,除5名滞留外地党员外,其余37名党员及2名入党积极分子,全员报名参加了澜湖社区防疫攻坚战,变身为一个个活跃在前线的战“疫”斗士,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昼夜坚守,他们成了小区安全的“守门员”
小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澜湖社区是城区人员最密集区域之一,各小区防控压力非常大。根据澜湖社区疫情防控指挥组统一安排,支部28名党员主动担负三个小区7个卡口的值守任务,面对点多线长、人员不足、恶劣天气影响、防护物资紧张等诸多困难,他们两班轮岗、昼夜坚守,严格细致地做好楼栋封控、测温登记、突发情况处置等工作,真正为小区安全守好门。
王情是一名典型的80后,也是去年刚被党组织接收的预备党员,疫情暴发后,她早早便将自己两个小孩“丢”给乡下父母,自己主动投身到防控一线。针对小区内仍存在部分居民禁不住阳光诱惑,出门散步、带幼儿玩耍、遛狗等现象,她耐心做好劝导工作,虽然遭遇少数居民的不理解,她毫无怨言,她常讲:“对小区居民来说,非必要不出门,不出门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有的小孩子脸小,口罩戴上去也不严密,风险系数很大。我们的反复‘唠叨’,哪怕只有部分人听进去,那都是值得的。”
担任1号卡口夜间值守任务57岁老党员金艳良谈起“守门员”的工作,总是笑着说:“这项工作十分有意义,一顶帐篷就是一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堡垒,这就是我们的战场,我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减少受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坚守好。”
夜班人员除了守好卡点关口以外,最重要的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照顾各类特殊群体。2月27日凌晨1时,家住竹林广场6栋84岁的李爹爹因输尿管故障导致腹部肿胀难忍,不得已向卡口值班员求助。夜班带班领导黄景胜闻讯后,立即向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戬生汇报,在社区值班车和120急救车紧张的情况下,迅速安排局应急车辆,将老人送至市中医院急诊科救治,由于送诊及时老人最终转危为安,回程的车上,老人不停地表达着谢意,全程陪护的王毅和吴鹏笑着说,“我们是党员,这些都是党员应该做的。”
疫情防控初期,社区服务急需党员志愿者们充实力量。市司法局机关党支部党员们在做好小区防控的同时,义不容辞担任起“千里眼”角色,帮助做好小区人员管理电子档案、开展电话摸排、入户精准排查等工作。
“辖区居民2500余户,划分12个小组进行电话摸排,每组每天就有两百多个电话要打,既要不漏一人,又要核实排查重点人员以及“一汉两黄”来鄂人员的信息,社区要的数据也比较急,大家需要加点班。”办公室主任尹章幼刚给排查队员布置完任务,大家没有一声抱怨,马上投入到紧张的排查工作中去了。
杨帅是去年刚转正的年轻党员,疫情防控期间负责机关文件收发、物资保障、联系社区等工作,常常为了汇总核对各类表格和数据加班到很晚。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坚持吃住在办公室,有时早餐就是一包泡面。两个月下来,他体重下降了近10斤,他笑着说:“就当是减肥了”。
“您好,我是鄂州市司法局驻澜湖社区的防疫包保干部,现在对您家开展入户排查。”1个多月来,这样的声音回荡在竹林广场等3个小区的每户居民门前,这是包保干部在挨家挨户精准排查,一边耐心询问,一边认真测温做记录,一堆堆排查表的背后,是一双双因敲门过多红肿的手掌,是一声声因不厌其烦询问而变得嘶哑的嗓音,但大家前行的脚步却依然坚定从容。
倾情服务,他们充当服务到家的“快递员”
小区封控后,各楼栋安排了志愿者负责物资集中采买,但面对小区居民个性化强、数量繁多的物资需求常常力不从心,这时支部的党员们主动靠前,特别是担负各卡口昼间值守任务的女党员们,她们化身一个个“社区快递员”,推着平板车、拎着大袋物品穿梭在小区和楼道间,成了她们的工作常态。
以徐俊娴、江细婷、江肖潇为代表的一批90后女党员,巾帼不让须眉,每天都要在小区和值守楼栋之间来回奔波好几十趟,从几十提的卫生卷纸到几百斤的蔬菜鱼肉,从襁褓幼儿的奶粉到独居老人的降压药,只要居民有需求,他们都想方设法服务到位,一天下来口罩和贴身衣物都汗湿了,换班回到家中,她们还关注着值守楼栋微信群里消息,生怕错过哪一位居民的哪一条需求。
党员林香玉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她的队友们主动担负起小区内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的物资保障任务。为减轻他们的负担以及感染的风险,林香玉和队友们常常将粮油、蔬菜、药品等亲自送到他们手上,有时为了购买一种指定品牌的物品,要满大街跑遍好几个销售点。有的独居老人吃不了菜包,队员们就自己买来菜包,把老人需要的菜留给老人;有的老人因为疫情一个人在家很寂寞,她们就每天上楼看望,陪老人聊个天;有的老人只能吃碱性面食,队员们就把自家做的馒头带来……总之,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她们费尽心思,马不停蹄。她们的倾情奉献,换来了社区居民的真诚感恩。竹林广场步行街爱心蔬果店的老板身患癌症,她感恩市司法局的党员们为其买药送药、解决滞销蔬果等实际困难;竹林广场7栋84岁陈婆婆的孙子孙女们感恩对其奶奶无私不至的照顾;竹林广场7栋的高三学生感恩在疫情防控期间想方设法购置打印机等急用学习用品……这场疫情,让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的距离更近了。
群策群力,他们变成解决涉法问题的“突击手”
疫情肆虐,各种涉法问题层出不穷,市司法局机关党支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防疫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发挥专业职能,坚持依法防疫、科学防疫,努力为防疫工作提供优质法律保障。
立法科的党员们,深夜冒雨赶往市防疫指挥部,按时完成通告合法性审查应急任务,确保了通告于法周延、于事简便。市公证处的党员们,按照市防控指挥部关于扩建市三医院的统一部署,争分夺秒做好扩建区域强制征收公证保全工作,有力保障了扩建工作迅速展开。市法律援助中心和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的党员们借助电话、网站、微信等载体,在线解答因居家隔离造成延期复工的责任问题、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等问题的法律政策咨询,在线调解因疫情防控引起的邻里、物业、家庭等矛盾纠纷,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的党员们积极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让基层群众充分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各项防控措施,保障了基层防控工作有序推进。行政复议与应诉科的党员们,及时制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行政复议相关事项的通告》,明确防疫期间行政复议申请方式及时限等规定,切实保障行政复议申请人利益。律师工作科的党员们,牵头成立市律师行业防控工作专班,为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各类群体以及患病群众提供专项免费法律服务,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主动靠前,利用电话、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基层群众宣传防疫相关法律法规。
网站地图网站标识码:4207000033 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5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司法局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鄂州市司法局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25号 联系人:徐康 联系电话:027-56909313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