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田间地头、社区巷陌,活跃着一支身披“法治铠甲”的调解铁军。他们用法律标尺丈量公平正义,用情理温度融化矛盾坚冰,年均化解纠纷逾万件,成功率达98%以上,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稳压器”。从工伤赔偿的激烈对峙到赡养纠纷的亲情裂痕,从邻里积怨的锱铢必较到土地矛盾的陈年纠葛,他们以“法理情”交融的智慧,让“枫桥经验”在鄂州生根开花。即日起,市司法局与本报联合推出《我们的调解故事》专栏,通过人物故事、案例解析、创新实践三重维度,带您走近这些“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调解先锋,聆听他们用法治微光点亮万家安宁的暖心故事,感受人民调解在平安鄂州、法治鄂州建设中的独特魅力。
鲁军(左一)现场调解交通事故纠纷。
“调解不是和稀泥,是让法律有温度,让赔偿有出路。”面对情绪激动的肇事方和执拗的伤者,调解员鲁军反复奔波于双方之间,用沙哑的嗓音讲述着责任与共情。
今年40岁的鲁军,是我市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一名专职调解员,主要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鄂城大队和鄂城区法院凤凰法庭开展调解工作。
今年初春,凤凰法庭调解室里火药味弥漫。被电动车撞伤的刘女士坚持索赔1.5万元,电动车驾驶人张女士哭诉无力承担赔偿,称丈夫病逝、孩子手术在即,全家仅靠低保度日,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这一调解难题,鲁军没有急着劝和,而是带着事故认定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了“两头跑”的调解之路。在刘女士家,他逐条分析赔偿标准,说明诉讼风险;在张女士家,他认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又特意联系村委会开具生活困难证明。经过八轮调解,今年3月,双方终于签下分期赔付协议,张女士每年支付3000元,3年结清。至此,这起僵持数月的赔偿纠纷终于画上圆满句号。“多亏鲁调解员两头既讲法理又讲人情,不然我真是走投无路了。”张女士抹着泪说道。
从业两年来,鲁军调解了近200起案件,他总结出“事实为基、共情破冰、灵活促和”十二字诀。每接手新案件,他必先吃透交警责任认定书,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划定赔偿框架。2024年处理一起货车致农户鱼塘污染受损案时,他连夜研读保险条款,最终为受损农户多争取到2万元赔偿。
“调解桌上没有冷冰冰的法条,只有活生生的人。”鲁军随身带的笔记本里记满了当事人的“气话”,他说能从这些话语里捕捉到当事人的真实诉求。曾有位老人因儿子车祸身亡拒收赔偿,鲁军连续三周上门倾听,最终发现老人真正的心结是“没人认错”。当肇事司机鞠躬道歉时,积压数月的纠纷瞬间化解。
作为鄂城大队与凤凰法庭的专职调解员,鲁军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交通事故多方联动机制流程图。这套由法院、公安、司法、保险行业协会共建的体系,让他能快速调取伤残鉴定报告、保险预赔付数据。在处理一起醉驾逃逸案时,他联动综治中心启动司法救助,伤者当天就拿到了5000元应急款。
翻开鲁军的调解日志,首页写着:“每起事故都是社会治理的显微镜。”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位总说“再试试”的调解员,正用法律人的严谨与调解员的温情,在事故纠纷中搭建起通往和谐的桥梁。
网站地图网站标识码:4207000033 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5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司法局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鄂州市司法局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25号 联系人:徐康 联系电话:027-56909313 点击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