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我们的调解故事】“有事就找邵书记!”

信息来源:鄂州日报 日期:2025-11-10
  在鄂城区凤凰街道东塔社区,“有事就找邵书记”不仅是居民的口头禅,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15个网格、38个老旧小区、286家商铺,家长里短、急难愁盼,都系于社区党委书记邵秀梅一身。她扎根基层十七载,织就一张“矛盾不出社区”的平安网,带领团队实现96%的纠纷化解率,让法治温度浸润老城区的每个角落。
  东塔社区召开校园周边安全联席会。  
  “三心”巧织网,老旧社区焕新颜  
 东塔社区面积3.9平方公里,“三多两少”特征突出:老旧小区多、居民诉求多、老龄人口多;物业服务资源少、公共空间少。面对治理难题,邵秀梅以党建为引领、民情为基础,提炼出“三心三解”矛调法:倾注真心聆听、秉持耐心协商、凝聚同心定论。   新民街小学凤凰校区门口拥堵曾是居民心头的“一根刺”。凤凰路42号巷道狭窄,上学放学时段,接送车辆与居民车流互不相让,喇叭声、争吵声不绝于耳。“五老”护学岗志愿者老李感叹:“从2019年守到现在,堵车就像牛皮癣,难根治。”   邵秀梅带着笔记本蹲点调研,记录校门宽度、车流峰值等关键数据,随后牵头组织交警、园林、学校等十余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商疏堵方案。“绿化带能否内移半米拓宽道路?”“小区车辆可否错峰出行?”经过三轮协商,最终形成“削绿扩路+错峰出行+志愿导流”的综合治理方案。如今,放学时段车辆在志愿者引导下有序通行。家长王女士欣慰地说:“接孩子再也不心慌了。”   通过这次调解,让邵秀梅深刻认识到:“基层矛盾千头万绪,必须汇聚合力才能破解。”在“三心三解”工作法指导下,社区党委借力“党建+”优势,组建起一张由135名志愿者、38个小组构成的矛盾调解网络,让“群众事、群众议、群众解”成为现实。   
  “绣花”功夫深,共情破局解心结  
 2024年11月,辖区重型小区8栋法治广场安装宣传牌时,数十位老人以“影响风水”为由聚集反对。邵秀梅没有强行推进,而是次日清晨叩开带头居民马爹爹的家门,从孙子上学、菜价变化聊起,待气氛融洽后,才以“法治护佑子孙平安”娓娓道来。经3天逐户沟通,宣传牌终于在理解中落地。   同样以柔克刚的智慧,更体现在拆除危房建广场中引发的一起村社对峙事件。因围墙权属问题,重型小区居民与凤凰街道菜园头社区村民争执不下。邵秀梅搭建“依法说理”平台,组织双方七轮协商,最终在“法在身边”志愿服务队见证下达成和解。如今,广场上共舞的身影,成为村社交融最生动的注脚。  
  为将矛盾化解于未发,社区建立“楼栋议事会+社区评理堂”两级联动机制。网格员张丹说:“邵书记总是从晾衣滴水、楼道堆物这些‘芝麻事’入手,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这支“移动前哨”去年成功预警调处纠纷308起,96%的矛盾消弭于楼栋之内。 
  联动聚合力,法治驿站暖民心

  邵秀梅(中)与社区居民围坐一堂,你一言我一语,在恳谈中解开心结。

  在邵秀梅的推动下,社区法治建设从标语走向生活场景。她打造的“小丹有话说”工作室和“法在身边”志愿服务队,让法律咨询与矛盾调解触手可及。

  2023年寒冬,王先生推开社区零工驿站的玻璃门。他被企业拖欠5个月工资,攥着工牌的手不停颤抖。“您放心,驿站就是劳动者的后盾。”邵秀梅立即启动“吹哨”机制,协调人社、司法、工会进驻调解。面对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托词,她翻开《劳动法》严正指出:“未签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这是法律红线!”经过3天拉锯战后,企业松口分期付款。邵秀梅乘胜追击:“工人等米下锅,必须3日内结清!”最终在仲裁监督下,工资全额到账。王先生摸着到账短信红了眼眶。

  如今,社区零工驿站已形成“诉求—调解—仲裁—执行”闭环服务,为十余名农民工追回欠款,劳资纠纷化解率100%。墙上一面面锦旗,记录着法治微光照进现实的温暖。

  夜幕降临,法治广场灯光渐亮,“民法典”宣传栏前居民笑语声声,邵秀梅的台账又添新记录。“社区是情感共同体,解法理结更要解心结。”在她看来,每起纠纷的背后都是对信任的托付,十余年俯身耕耘,邵秀梅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解结”艺术织就街巷和谐之网。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万家灯火中,那份细水长流的安宁与守护。

网站地图网站标识码:4207000033 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5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司法局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鄂州市司法局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25号 联系人:徐康 联系电话:027-56909313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