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鄂城区打造“多元共融 一站解纷”机制 奋力书写空港鄂城平安法治建设新答卷

信息来源:鄂州市司法局 日期:2023-10-26
  近年来,鄂州市鄂城区司法局坚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资源,打造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争创“多元共融 一站解纷”机制建设先行区。今年1至9月份,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9.2%,进京越级上访批次和人数分别同比下降15%、5%,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8.8%,达到了从源头上减少增量、控制变量的目的,实现基层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诉无讼转变。
 
 
“六家合一”载体实现群众只跑一站 
  “六大中心”融合在区级。鄂城区高位统筹,投入1100多万元,建成面积2700多平方米的鄂城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高效整合六大中心,开设“一站式”办事大厅,采取信访、政法和行政部门联动的方式,区综治中心、区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区诉讼服务中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成建制入驻,行业性调委会常态入驻,相关单位轮流入驻等方式进驻,推行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实现了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事”。 
 
 
  “六家合一”融合在镇街。鄂城区镇(街)完成了全部综治中心提档升级,依托“六家合一”综治中心,整合镇街综治、司法、信访、民政、人社、禁毒部门,建成集六大功能于一体的镇(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
 
 
  “三室三联”融合在村居。依托三室三联共治,整合“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巧巧工作室”等力量,实现基层警格联动、“公司”联调的“排、调、分”双向互联、闭环处置的衔接化解机制。
 
 
  根据各镇街实际,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鄂城模式”,打造“援来360调解联盟”、“和事佬志愿服务队”、“暖心帮帮团”、“王律师说法”等19个特色调解品牌,分层分类及时妥善化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 
“纵横协同”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快调快处
  “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对网格收集上报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调解组织或调解员等派单。指派专业行业调委会,进行诉前调解,调解成功,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进行诉讼立案。今年1至9月份,区诉讼服务中心交办诉前人民调委会案件857件,调解成功841件,全区民商事案件诉讼立案数同比下降11.3%。
  “诉、检、警、访、裁、调”无缝对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及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相互衔接、紧密结合大调解体系,优化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相互合作方式,提升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花湖开发区航宇是一家大型房地产中介企业,长期拖欠近200名业主的群体性欠租纠纷在2022年被湖北经视曝光。在花湖开发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花湖镇人调委强化与信访、公安、检察、法院沟通协作,推动“访调、警调、检调、诉调、行政调解”六调融合,历经一年多,最终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并通过司法确认强制执行,这一影响重大的纠纷得到成功化解。
 
 
  “人民调解+商会+法院”高效化解涉企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商会+法院”模式,涉及企业民商事矛盾纠纷,先委托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上进行调解,调解成功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进行立案诉讼。鄂州某销售公司与武汉某酒店管理公司是长期合作伙伴,今年5月,双方因债务纠纷诉至法院。在法官的引导下,双方走进鄂州楚商联合会调解委员会,经过商会专职调解员的温情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两线并行”模式实现解纷效能最大化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鄂城区行业性 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实施意见》,推动人民调解工作触角向道路交通、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物业管理等重点领域延伸。出台《鄂城区人民调解“以奖代补”经费管理办法》,确保人民调解工作“有钱做”。印发《关于全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确保人民调解工作“专人做”。依托社会治理综治信息指挥中心,通过基层网格信息平台上报各类矛盾纠纷信息,借助区“情指行”一体化指挥系统,实现线上信息互通和事件处置闭环流转。依托公法小程序及“鄂州司法”公众号,实现线上端语音和视频受理纠纷。研发“鄂城解纷”APP,打造云上矛调中心,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高效便捷的网上法律服务。
网站地图网站标识码:4207000033 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5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司法局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鄂州市司法局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25号 联系人:舒钦灵 联系电话:027-56909313
点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