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40047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鄂州市司法局 日期:2024-05-06

鄂州司函〔2024〕118号

 

A

 

民进市委会:

  您们提出的“关于巩固拓展‘共同缔造’成果,提高乡村善治水平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们对乡村法治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市司法局对您们的提案中涉及的乡村法治建设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扎实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市司法局着眼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解决群众法治领域“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整合普法宣传资源,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不断增强乡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基层法治队伍建设。推动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在每个行政村,重点培育一批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等为重点的“法律明白人”。采取远程视频、邀请专家专题授课、组

  织法律顾问进村组为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讲解等方式,提升“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素养,着力打通法律服务在村湾的“最后一公里”。自2024年起,组织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精心打造“1+N”行动密切协作、有效衔接的平台,双方定期交流信息,强化法律服务供给,推动乡村依法治理。目前,全市共有“法律明白人”1326人。2022年以来,“法律明白人”参与普法宣传活动935场次,开展集体学法、交流培训680多场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853件。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作用,组织法律顾问协助村(居)“两委”处理日常法律事务,参与解决乡村法治建设、乡村企业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二、推进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长廊和法治文化墙等法治文化阵地,将法治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融于一体,真正让法治元素随处可见、深入人心。通过发挥法治文化阵地作用,让法治元素融入乡村治理,渗透到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了乡村治理法治化。目前,全市一共建设了80个大型法治文化阵地(含法治文化公园、广场等)和283个小型法治文化阵地(法治文化宣传栏),基本实现每个区有1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每个村(社区)有1个法治文化阵地。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法治春联进社区、法治灯谜竞猜、法治经典诵读、法治剪纸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治故事、弘扬法治精神。在每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产权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国家宪法日等法律法规颁布的重要节点,开展独具特色的法治宣传,营造浓厚的节日法治文化氛围。

  三、做实乡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完善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调解组织网络,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工作机制。积极整合矛盾纠纷化解资源力量,紧紧依托乡镇、村(社区)调解组织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统筹用活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和乡村“法律明白人”四支队伍,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发现化解在萌芽状态。目前,全市共建立人民调解组织426个,形成了“纵向三层”“横向四联”的调解组织网络,人民调解委员会覆盖率达到100%。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全市目前共有人民调解员2125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81人,成为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排头兵。2021年以来,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7377次,排查出纠纷17810件,调解纠纷17792件,调解成功17595件,成功率达到98.9%,全市未发现因矛盾纠纷调解不当而引发的越级上访、“民转刑”和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最后,再次感谢您们对乡村法治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继续关注乡村法治建设工作,为今后更好地做好乡村法治建设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鄂州市司法局

  2024年5月6日

 

 

  主管领导:李建文;联系电话:027-56909396 ;

  经办人:洪利民;联系电话:027-56909399 。

网站地图网站标识码:4207000033 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5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司法局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鄂州市司法局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25号 联系人:吴鹏 联系电话:027-56909313
点击总量: